《列子臆說》讀後感 江南聽雨(2015)

或許曾經對於古文,對於文言文,印象裡便是難懂與難理解的化身,哪怕在學校,在正規考試中,也是一樣,我想大致是唐宋時期的文人想法很多,表達的卻極隱晦的原由,而真正讀了《列子》或包括《列子臆說》,便覺得,或許更早時期的古文,表達出的似乎是那種最直接的看法,儘管他們的看法或觀點在如今而言或許十分可笑,亦或者說不合常理也好,但這也不失為一個學習進步的經驗之談。

猶記得《列子》說符一篇第八,第一篇是由形及影闡述“持後”這麼一個道理“屈伸任物而不在我”這一句似乎頗有爭議,似乎語序或喻體的問題,總而言之會覺得“屈伸任我而不在物”書中所言是結果在自身而不在其他,影子的屈伸卻為何只限於物質體的變化而與“我”無關?我想這問題以後看來會極為幼稚,然而現在我卻並不想解答這個問題,畢竟重新讀一遍後,或許能牽強地找到答案裝上,但書中所言“持後”似乎這樣似懂非懂的情況方才更能增添興趣所在,因為會讓人產生疑慮和思考方才有深度不是麼?

然後其次印象最深的是兩個人,一個為名而死一個為不知已而死,或許因為講的較為靠後,又或者這兩個人的反面教材當的太過有意思,總是我記的很清楚,列子的觀點為“名”是人,而物並沒有什麼過失,南爺爺的想法也差不多如此,確實一個人或許名聲很壞,盜賊之名也好其他名聲也好,好的名聲也好壞的名聲也好,這並不能說明什麼,只因他是盜賊便不能仁義?他們有些人的觀點似乎太過偏激,但時代所致似乎又可以理解,一如伯夷叔齊,他們的做法也有些這樣的因素在其中,但為何後世稱伯夷叔齊為賢,而這兩個卻淪為笑柄,這也確實是一個問題,或許與書中先前講到的時機有關,但我想我自己也並不清楚。

另一個故事便是為“不知己”而死的人,好笑的是他,確實讓後人記住了他,卻是以這種方式,人性的對與錯誰也說不準,如書中所說,現在的年輕人總以為他的上司不懂他,覺得自己是沒有找到伯樂的千里馬,這種自傲,甚至有些自負的心理很常見,我不否認我有這種思想因素,同時我亦以為這是一種過渡的心理歷程與“叛逆”性質有點像,當然一直保持這個心理顯然是不對的,因這個心理而死顯然是更不對了,就好像孩子任性到了極點的感覺,評判這個事情的話我不太想多說什麼,自己並不夠好,總在批判比人也並不可取。

還有一個故事,印象中也是十分有趣,但沒什麼好說的,因為這似乎沒有什麼邏輯,便是那個虞氏的故事,飛鳥將死老鼠丟在杯中卻為樓主一家招來了殺身之禍,這似乎並未有什麼邏輯,虞氏一族也很冤枉,但遊俠,便是爭一口氣,思緒一下,似乎也可以理解。

綜上所述其實大多是廢話《列子》中主要借事喻項,不同于其他文章的隱晦枯燥,它極為成功的一點便是講故事吧,這麼寫也更為深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