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德容父親
吳江太湖國際實驗學校家長禪修心得報告
孔軍 (孔德容 家長)
2009-10-11
之前
國慶之前,適逢公司財政年末,放假前一周,總部管理層一行十人從德國來到上海進行為期一周的戰略研討,所以我是忙的不亦樂乎。當他們離開上海回國時,我就感覺感冒了,渾身乏力,加上連續幾周的勞累,這感冒日益加重了,還伴有咳嗽。偏偏這時北京一家大醫院在使用我們的CT產品時發生了醫療事故,只好又在週末趕到北京去處理。來回折騰之後,身心疲憊不堪,好不容易到了假期,開車帶家人回到了我的老家山東曲阜。家庭的溫情、天倫之樂和充足的休息讓身心逐漸的恢復,這時反而盼望著能趕快參加在大學堂的禪修了。多麼希望能放下身心,放下一切,投入禪修之中,也希望能彌補一下沒能參加九月份大學堂禪七的遺憾。
第一天
10月8日從老家曲阜驅車到我太太的老家江蘇泰興。10月9日一早從泰興出發,中午到達大學堂。看著容容微笑著揮手再見,然後隨著雷老師進了校園,我們從心眼裡高興。經過一個暑假,容容似乎一下子長大了。九月份開學後,容容非常喜歡、非常適應大學堂的生活,老師也反映容容更懂事、更關心人、更開朗了。看到容容的這些變化,我們非常感謝學校的教育、影響和南師的加持。我心裡想:“容容有這樣的變化,我們三天以後會變成什麼樣呢?也許我們也不想離開大學堂了。”
下午兩點開始在7號樓講堂上課了。這是我第一次進講堂。講堂的設計精心獨到、裝飾精緻高雅,燈光和音響設備一流,挑高的弧形天花板給人豁然開朗的感覺。整個講堂莊嚴肅穆,但又非常科學。這是大學堂的又一個傑作吧。講堂的地上早已鋪好了許多坐墊,下面還鋪了臺灣運來的瑜伽墊,防止地面的寒氣,考慮的真是周到啊!
李素美老師給大家講解了打坐的要領(七支法)和智顗大師的六字訣(心配屬呵腎屬吹,脾呼肺呬聖皆知,肝臟熱來噓字治,三焦壅處但言嘻)。雖然這些內容並不陌生,但溫故知新,仍是獲益良多。打坐開始時的呼吸調整是很有效的,尤其是對安般法門的修持有事半功倍的作用。六字訣簡單易行,但反而因為簡單,我對之比較輕視,沒有好好堅持練習,真是懺悔!這次禪修之後,會多多練習六字訣。
南師在下午和晚上的開示對我們這些家長有著莫大的啟示。南師指出父母在教育上犯的基本錯誤是望子成龍、望女成鳳,把自己的期望施加在孩子的身上,這其實是很自私的做法。南師又列舉了從唐堯、虞舜、夏禹到孔子等聖人以及近代的英雄豪傑和南師自己,他們都是自主自發努力奮鬥而成就的。所以讓孩子自由的發展是父母教育的出發點。而無論是父母還是孩子,首先學會的應是如何做人,也即是進行心性的修養。在心性修養上,南師進行了提綱挈領的講解。南師引用了儒學乃至中國文化傳統中著名的“十六字心傳”, 記載于《尚書·大禹謨》“人心惟危,道心惟微;惟精惟一,允執厥中。”又引用了我老祖宗孔子說的“吾十有五志於學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順,七十而從心所欲,不逾矩。”來說明心性修養的歷程,進而引出了傳孔子心法者曾參的《大學》。南師指出《大學》確定了教育的目的在於修心養性。在南師的《原本大學微言》裡提出的三綱(明明德、親民、止於至善)和七證功夫(知、止、定、靜、安、慮、得)詳細闡明了如何修養心性。
第二天
第一天下來,腿腳還沒什麼感覺,但第二天一早兩個小時的靜坐開始讓腿吃苦頭了。因為有早課,5點多鐘就起來了,洗漱之後,5點半到講堂坐下,6點10分開始隨親證師誦華嚴經的淨行品和梵行品,之後又按儀軌修了一堂准提法。雖然平時有持准提咒,但都是散持,有好長時間沒有按照儀軌修准提法,連手印都快忘了,心中很懺悔!這樣偉大的法門自己也沒堅持,我的修持真是倒退了十萬八千里。我暗暗下決心,要堅持按儀軌來修持准提法。幸運的是,經南師批准,李素美老師專門給大家傳授了准提咒和手印,這是我們大家莫大的福分啊。
下午的身體瑜珈訓練對身體果然有好處。上座之後感覺輕鬆了一些,接下來的准提咒共修也專一了許多,身上微微冒汗,之後的止靜則帶給我深刻的體驗。
止靜時,李素美老師音聲引導我們在胸口處觀想明點,並在瞬間明點沖出頭頂,與虛空合一,虛空即我,我即虛空,當下即是。我突然感覺身上很重,好像變成了一塊大石頭,肢體的感覺變得好遠、很渺小,以至於沒有了我所熟悉的手臂、腿腳、身體的觸受。我的感覺似乎是無窮的大、無窮的遠,包容了一切。世界萬物都不存在了,所有的一切都在我呼吸的翕合之中。呼吸似乎可以延伸到宇宙的盡頭,包容著無限大的空間。這時,我明白了什麼叫“氣吞山河”,而且真的應該可以做到“氣吞山河”,甚至“氣吞宇宙”。但呼吸似乎又可以到達很微小的空間裡。其實我也分不清到底是極大還是極小。這時,心裡起了念頭“我的身體在哪裡?我人在哪裡?這是空境嗎?這是虛空嗎?”我內心起了一絲恐懼,如果身體真沒有了,真的有些害怕,心臟在怦怦的跳動,呼吸深長,但有些亂了。我安慰自己,這些不過是騙人的感覺,還是關注呼吸,繼續安般法門吧。呼吸平穩下來,慢慢恢復身體的感覺,呼吸很深長,直到小腹。下座之後,神清氣爽,腹部氣很飽滿,雖然已到吃晚飯的時間,但一點也不餓,這或許就是“氣滿不思食”吧。
這種靜坐中身體與虛空似乎融為一體的感覺,只能算是初步的“止”, 不足為奇,不跟著感覺走就是了。但給我的啟示是,准提法與安般法門配合好的話,會比較容易得止,以至於定、靜、安、慮、得。這後面的路還很長、很難,還需精進修持、努力鑽研或許才能有小小的進步。
第三天 (上午)
昨晚寫報告一直到淩晨一點鐘,早晨5點半就被鬧鐘叫醒了去參加早課。雖然只睡了四個小時,但並不覺地疲憊,也許這就是靜坐的功效吧。上午李老師講解了十六特勝(知息入、知息出、知息長短、知息遍身、除諸身行、受喜、受樂、受諸心行、心作喜、心作攝、心作解脫、觀無常、觀出散、觀離欲、觀滅盡、觀棄舍),並強調重點是在知性上,而不隨身體的感覺走,就在那裡靜靜的觀照著。認識了這個知性,關注著這個知性,不就在定中了嗎?另外,李老師提到了安般法門與白骨觀,這二甘露法要配合起來修持。尤其,上午腿腳的消息比較明顯,在做安般時,我用白骨觀來觀想痛的地方,慢慢的也就不痛了。
三天時間很快要過去了,我自己體會身心都有了較大的變化,我希望其他家長也有很大的收穫。在此,對南師、李老師、太湖大學堂的各位同仁致以衷心的感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