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列子臆說》讀後感 劉雨青(2015)
小時候在大學堂,每天都要讀經、背經。現在不到四年,經典再誦不出多少,但對讀經課本封皮上“站在聖賢肩膀上”這句話,記憶猶新。讀古書時,讀南老師《列子臆說》一書時,正是這樣的感受。讀聖賢們對世界的見解,便是以聖賢的角度看,理解,對待這個世界,是一種很有智慧的個人提升方法。而那種身臨其境于聖人思想中的感受,用“站在聖賢肩膀上”來形容,實在是再貼切不過了。
但一直站在他們肩上鐵定是不行的,“你”還是“你”,而不是孟子,孔子,莎士比亞或是南老師。在我看來,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看聖賢看世界,才是一個人更該學會的方法。“既然他都這麼說了,那肯定是對的。”這種如饑不擇食的學習方式,是最愚蠢的學習方式。我這次讀《列子臆說》,一直抱著這樣的思考:“為什麼這句話合理?為什麼不合理?不合理在哪裡?那怎樣才是合理的?”也正是所謂的“批判性思維”。在思考的過程中,我能夠激發出自己的體會,也能夠深刻自己所學到的。
讀古書更是如此,隨著上百,甚至幾千年的時間推移,社會體系與人的價值觀都會有很大的變化,那以前的很多東西再生搬硬套上來,就很牽強了。就從《古蘭經》講,做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——伊斯蘭教最重要的一本書,裡面教人謙遜待人,友善等是很好的。但你要是連裡面“仇視卡菲勒”、“女人更低等”一類的教條也視為文化珍寶,那就很荒謬了。像現在中東很多原教旨主義國家,女兒一個個披著黑布,男人一個個留著絡腮大鬍子,整個國家更是動盪落後(雖不能說是盲目信《古蘭經》,但卻也有一部分原因),那真是和《古蘭經》一樣,處在幾年前了。
我看到現在大學堂的學生在學《孝經》,“孝”是重要的,但讀《孝經》,若是不加以思考,其實是非常可怕的。《閔損蘆衣》這個故事,你看是閔子騫寬容大度、吃苦耐勞、善良孝順。但實則卻也傳達了一種做人要懦弱的觀念。做為男子,被後母虐待卻不敢為自己爭取權利,不敢為自己爭取權利,不敢站起來反抗,之後還包庇後母的暴行。這樣的人,若是在國家危難關頭,大概也是懦弱的。 簡單來說,學習知識非常重要,而如何學習,也是很重要的,或者可以說是最重要的。學習經典,一定要學會取其精華,去其糟粕。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,都像在大海中駛著一艘船,要做自己的掌舵人,凡事有自己的思考,見解。而不是隨波逐流,迷失在汪洋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