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列子臆說》讀後感 李奕萱(2015)

曾經的我並不熟悉《列子》一書,乃至根本沒怎麼聽過,直至此次參加了延續課程,這才對其逐漸有所瞭解,在學習的過程中,我驚訝地發現《列子》十分有趣,好似寓言故事,值得探討之處也有許些,由於學習進度及理解能力有限,便只從《說符篇》中選擇了2個故事出來報告我的心得。

第一個故事是這樣的,有一個很有學問的人家叫牛缺,在禺沙中遇到土匪,牛缺被打劫得一窮二白,卻毫無憂色,土匪很奇怪,就問他原因,他說自己不憑藉身外之物影響身體。土匪們認為他德隆望尊,怕他把被搶一事告訴趙國國君,便殺了他。後來有燕國人也遇上土匪,便吸取了牛缺的教訓,跟土匪爭論,搶不過就追著討要,土匪們生氣了,就把他們一夥都殺了。

這個故事十分玄妙的,看似無理,實則有理,說它有理呢,又如無理般說不清楚,它其實是在影射現實,生活中有些事往往是好人難做,壞人也不容易做,聰明難做,糊塗也不容易做,人難做,事也不容易做,南爺爺在書中設問了一個設問句,問我們“怎麼做才對,才恰到好處?”卻並不點破。這便是禪宗的教法了,需要我們自己去參。

第二個故事如下:在梁國有個姓虞的富人,非常有錢,某次他與一些朋友賭博同樂,一群俠客跟著他去玩,忽然一隻鳶所銜的死老鼠從空中掉入了俠客的酒中。俠客們覺得自己受到了虞家主人的侮辱,咽不下這口氣,便找了一天把虞家人全殺了。

這虞家人真是冤枉,招待得那麼好,卻被俠客們誤會,引來了殺身之禍,導致家破人亡,俠客們火氣大,眥必報,動輒殺人,固然做得不對,但所謂“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”,難道虞氏的行為就沒有不妥之處麼?記得南爺爺說過,越是有錢的人,就越顯得自己窮。就好像武功越高的人,就越不輕易出手,只有那些半罐水才到處炫耀,虞氏“登高樓,臨天路,設樂陳酒,擊博樓上”,不懂得地位越高,財富越多,就越要謙虛,越要表示比人低下的道理。

這23個故事連在一起,南爺爺卻並沒有說明原因和其中的哲理,在我看來,它們是在講述處世之難,提醒我們在魚龍混雜的百態社會中周旋,第一個故事中,做得大方不行,顯得小氣也不行,那麼能不能折中,既不激起土匪的敬畏,又不招惹他們的怒氣?第二個故事中,太顯擺了易招人嫉妒,又不可能真的把自己弄窮,那麼就對人表現出自己的謙遜和有禮或者別的什麼。但其實,我覺得這二個故事最大的共通之處,是業力,社會百態,防不勝防,並不是僅僅做一些世間法就能避免災禍的,我們還是應該像王兵老師說的那樣,多做些好事,為自己積點功德。

心得就先說到這裡吧,《列子》中雋永的這裡還有喝多,相信隨著我們經驗的積累和思維的強比,一定會對其有更深刻的感悟。